中新社西寧4月22日電 (趙凜松)“三江源二期工程實施以來,最顯著的特點就是對高原鼠兔不再‘趕盡殺絕’,而是有了科學的統計與衡量,保證三江源地區生物鏈的完整性。”22日,青海省農牧廳草原處處長王孝發告訴中新社記者。
  三江源地區位於青藏高原腹地,是長江、黃河和瀾滄江的源頭,被譽為“中華水塔”,同時該地區也是全球生態系統最脆弱和最原始的地區之一。
  地處瀾滄江源頭的雜多縣草原監理站萬瑪說:“鼠害是三江源地區草地退化、生態惡化的主要原因之一。巨量鼠兔不僅啃食草葉草根,而且掘洞翻土,造成大面積寸草不生的‘黑土灘’”。
  據調查,在鼠兔最為猖獗的時期,三江源地區發生鼠害面積達9666萬畝,鼠害面積占三江源生態保護區的17%,這一地區50%以上的“黑土灘”都是鼠害所致。
  從2005年開始,在青海三江源地區進行了一場新中國成立以來最大規模的“人鼠大戰”,人們在草原投放無二次毒害的生物防鼠藥來消滅鼠兔,雖然消滅了很多鼠兔,但由此也帶來了負面影響——生物鏈的斷裂。
  中國藏族民間環保人士哈希·扎西多傑說:“去年3月青海湖邊有20多只天鵝被狐狸咬死,就是滅鼠帶來的影響。”扎西多傑說,青海湖周邊各縣展開“地毯式滅鼠”,導致高原鼠兔數量劇減,連鎖反應使得狐狸、狼等動物缺乏食物,開始凶狠地咬食大天鵝。
  扎西多傑認為:“人們誤以為消滅一種看起來有害的生物可以輓救農業或者是生態。但實際上,這種行為卻是導致生態系統失衡的重要原因。”
  在國際上,美國著名動物學家喬治·夏勒博士也是鼠兔保護代言人。夏勒博士曾在青海省進行多年野生動物研究。2006年起,他開始執筆創作《好鼠兔》系列寓言科普故事。
  王孝發說:“青海官方已經意識到不能將鼠兔完全的趕盡殺絕,這樣更加不利於青藏高原生態保護。”王孝發說,目前青海省按照新的防治指標——每公頃草原150個有效洞口進行防治,如果高於這個標準,將開始滅鼠;如果不高於這個標準,將不會採取任何行動。
  據記者瞭解,中國政府對三江源二期生態保護工程實施以來,青海省官方已經投入2.3億元人民幣在三江源地區4500萬畝草原開展滅鼠工作。
  “預計3至5年之後,三江源地區的鼠害會有明顯改觀。”王孝發說。(完)  (原標題:青海三江源保護不再對鼠兔“趕盡殺絕”)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lc40lcpxzi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